close

  昨天(大概吧)想起自己《追風箏的孩子》還沒看完,就熬夜看掉了。大概早上七點才入睡,下午兩點起來、出門吃個午飯(……),又把《亞細亞的孤兒》剩下的三章給看完,所以現在是七點多。然後我報告沒動工,還不小心發現自己的結論已經被兩年前的論文寫過了,小小灰心。(菸)

  看書很美好。雖然兩本書都痛痛的,但很美好。有時候,我覺得嚴謹的論文看起來也很美好,非常有趣。

  《追風箏的孩子》,嗯,大概跟漾子說的沒兩樣,真的沒太大感覺。可能是故事主角的國籍與經歷與我們常見的故事太不一樣,所以很難產生共鳴也未可知。但我還是覺得書中堪稱關鍵點的「暴力事件」讓我覺得詭異至極--和接不接受沒太大關係,只是不懂當下那種狀況為什麼會想到那種地方去,感覺很不合邏輯--這或者是一個偏激的心理變態的邏輯也未可知,但我對這段劇情一直無法接軌,乃至之後、最後的地方,我也覺得太過激烈、太過小說。
  這麼說很奇怪,畢竟這本來就是本小說,可這他的敘述手法讓我覺得這不只是本故事性小說、而是本寫實小說,所以出現這般戲劇化的劇情,只是讓我感受一股強烈的違和感。不然我其實滿喜歡這個淡淡敘述一段人生、一個經歷的故事,雖然看到後頭我甚至覺得「這本書什麼時候畫上結局我都不驚訝」,只能說人生真的好像就都是這樣淡淡的。
  但我喜歡結局的風箏。

  當初會想買這本書,主要是因為班上有位同學討論得相當熱烈,甚至說她在晚上剛看完書後還必須打電話給好朋友談論這本書才睡得著,我才想知道這本書究竟是多麼深刻、多麼感人,但那種平平淡淡的、默默的、一點一滴的把某些東西流進你血液裡的感覺,這種手法太過日本人,看完之後我心情也只是淡淡的。不得不承認它是「不錯」的書,但那個「這本小說太令人震撼,很長一段時日,讓我所讀的一切都相形失色」這句話太過了,真要說的話,我覺得《傷心咖啡店之歌》才是這樣的書,但其實這本書更加戲劇化就是了。

  不過看這本書的同時,我也算哭了兩次。不是為劇情或為書中人而哭,我只是想到,若哪一天我往回望,卻知道自己再也無法看見父母守在那裡時,究竟是怎樣的一個光景。那天到來時我一定會崩潰的。上次回家,我發現我比父母高了,甚至是如果情況需要,我可能抱得起我父親,即便在我心中他的肩膀仍是那樣寬闊、足以支撐一切。我為這總有一天會到來的未來而哭泣了。
  另外一次,我只是想著為什麼不能讓世界上所有的孩子都幸福,但又想到,正因為有這些不幸,我們這些幸福的人才能被娛樂。好諷刺的世界,但我也知道世界就是這個樣子--也可能是因為我有這種體認,這本書裡的悲劇才不會震撼到我,因我知道那是理所當然、某些人某些事必然會這樣經過。

  會有這種體會,是我悟道了還是只是殘忍?思想這種事頂有趣的,但我知道我終究會為了某些傷害而哭。

  他們說這是談論痛苦的書,漾子說這是本談論「贖罪」的書,但我只覺得這一切都是必然。每個人心中都藏有一些秘密、一些痛苦回憶、一些傷害人而後自我傷害(悔恨、苛責)的經歷,而這故事只是平鋪直述地告訴我們一個人心中的秘密、一個他曾經不想再想起、最後卻不得不面對(但實際上和「面對」也沒多大關係,已經過去的事情,確實是誰也不能怎麼樣,而主角的國家也沒有「告解」的習俗)的回憶,並帶領我們實際去經歷,這樣的故事。

  不錯讀。我也得這麼說。

--

  很有趣,我讀的兩本書都提到生活中的重大事件。《追風箏的孩子》談到阿富汗的內戰、911事件,而《亞細亞的孤兒》則談到了二戰,事實上,談的是日據時代的台灣,蘆溝橋事變前幾十年到之後幾年的事,剛好是一個孩子成長為老男人的時間。

  總統大選的時候某些節目竟炒作了這本書,讓在大約半年前開始看這本書的我感到啼笑皆非。大概是書裡有稍稍點到國共內戰、提到割據給台灣這塊土地帶來多少痛苦的緣故吧。但會痛苦,主要是自己的風骨的問題,看一看又會回到感嘆世界、感嘆社會這些事情上面來了。

  每次看這本書,我都會懷念起研讀經書的日子。嗯,說懷念不大正確,畢竟我沒經歷過那種日子,真正要說的話,不過是孺慕之思,只是心嚮往之。那一陣子我對大同世界的到來殷殷期盼,卻也知道在新知識佔領世界的現在,古人的理想終究只是理想,是過了千千萬萬年也無法達成的夢想;但我還是希冀這世界上能有讀書人的生存空間,讓我們感受美好的詩詞章句,吟詩作對舞文弄墨不再只是賣弄甚或虛度時日,而是真正的創造美麗。

  台灣人的顛沛流離,到今天可能還沒結束。很妙,距離戰爭已經這麼久遠了,現在還有「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的激昂與悲憤感。悲憤,先憤怒而後悲傷、因悲傷而感憤怒,這種沉痛感是如此的兩不相分,沉澱在千千萬萬憂國憂民的人心中。
  沒有「應該如何」的絕對。可能沒人知道要怎麼辦,當時如此,而今亦如是。

  但我有種資料備齊、發文抵制中國奧運的衝動。我相信有人會的。(菸)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TM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