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我不知道其他人是怎樣,但我很討厭聽到這句話。
需不需要,是要動腦想的,而不是用體力想。比如老師今天說,要問附近影印店的「營業額」,這我在上次討論的時候就提出了,沒人當一回事。老師今天說了才知道緊張,才知道要想問卷問題。
就像我產品的核心概念,在上星期三的會議紀錄、這星期一的資料分享就都整理成文件交給大家了,卻在今天才又以「討論」的方式說要寫下。我能不生氣嗎?我的確覺得很苦惱、很灰心、很無力啊。怎麼,我不是組長,就不把我說的話、我給的資料當一回事了嗎?「字這麼多誰要看啊?」這是理由嗎?身為一間公司的成員,可以不了解自己產品的核心價值嗎?當我提出「核心價值」的重要性的時候,還說我「太堅持」、又說我「太激動」?
但我不會退讓的。該堅持的事情,我就是會堅持。
當然我也是會接受異議的,只要我覺得合理;只是在討論途中,語氣會變得非常差,因為我性子剛烈、有點衝,但我只是態度認真,同時有點急躁。很感謝大家願意包容我。
做問卷,要先了解「我們需要知道什麼?」之後是「我們能從哪些人(方面)手中得到這些資訊?」再來是「從他們手中可以問出什麼?」最後是「要怎麼問才能得到想知道的答案?」
所以我想先釐清問題。問卷如果亂做,到時候做不出因素分析、做不出群集分析,也做不出假設檢定。設計問卷的時候就要考慮怎麼分析,這是我的經驗。從專題、從決策與系統分析,從很多報告。
為什麼我要讓沒經驗的人來領導問卷設計?我不可能退讓的。我一定要大家先弄清楚:我們做問卷的目的是什麼?不弄清楚,討論出來的東西都是沒用的。
「這樣問卷後來一定會改。」「本來就是要一直修改。」
他說的沒錯,本來就是要一直修改,但是可以從避免錯誤開始吧?先從錯誤的方向設計錯誤的東西,然後再來修改--為何要這樣浪費時間?「釐清問題、將問題結構化」一直是解決事情的最重要的動作,為什麼不先從這裡開始?難道喜歡分析問題是我性格中的缺陷?
我敢說問卷調查和田野調查差不多,都是耗體力的工作。不要以為能輕輕鬆鬆的做,也不要認為報告「要做一學期」很累、很麻煩,因為老師沒有期中、期末考,我覺得這些汗水都是理所當然的事。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