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說大不大、說小卻也不小,要這麼一群人團結在一起是絕對不可能的。尤其很多人像我一樣,搞不懂怎樣叫團結;或說,弄不懂團結是為了什麼。很多東西誨 暗不明,沒有信念卻抱持懷疑的人們,不會有這樣的熱誠的;那些人再怎麼說,都無法打動我們這種人。也不是我們不想呀!誰不希望家園更美好,只是這種狀況 下,彼此懷疑的人們,哪能同心協力。我一直相信,唯有毫無利害關係的人,才能做永遠的朋友;若你的朋友阻在你非往不可的路上,你也只能把他趕開,這樣的過 程要說不傷感情,那是不可能的--就算仍能以朋友相稱,也不若以往--除非彼此都異常的光明磊落啊。(哪有這種人呢!)咳,偏題了。不過反正我打部落格, 總是沒照題來的。(所以就算作文用文言文寫,老師還是很想嘆氣,即便她宣稱覺得那篇真的寫得不錯、乾淨俐落,還是只給我一半的分數。orz)

   今天的晨間新聞,很多都是昨天的事吧我想,不過我昨天沒看新聞。(趙意外昨天出生我也是今天才知道)不曉得陳建民說了什麼,不懂游錫堃說了什麼,總之, 似乎和團結搭上了關係。不太能理解他們現在是為了什麼而做爭辯(或澄清)--應該說不太能認同--他在表示:綠營很團結。有什麼意義呢!綠營的團結與否、 藍營的團結與否,到底在這個世界上哪裡重要了呢?重點是,你們是為了立場而團結、或者是為了國家社稷而團結;我有點覺得,若打算為了家國鄉土而團結,反而 比較困難呢。畢竟從經濟學上來講,若一心一意想要報效國家,得到的社會利益事實上比私人圖利來的少。之所以有這種矛盾,其實是看那為國為民的心,究竟是真 的還是假的。不過這真真假假其實也很難說呢。

  總之我不太喜歡這種表象的團結。我不了解現在這個社會缺了什麼,但肯定是缺了什麼革命時 代少了的東西。用直覺猜測的話,少的是共同的目標與單純的美好吧。畢竟在目標之前,阻著太多東西讓他們停下來了;好像劉邦對秦國的財寶動了心而身邊沒有張 良。這樣的感覺是否代表我對台灣的社會失去信心,我也不能肯定;就像我不曉得我的不唸書究竟是信心滿滿還是戒慎恐懼。

  民主進步黨是什 麼時候變的,這個問題永遠不會有答案,因為所謂的改變是漸次進行的。(爸,不要在我寫部落格的時候看新聞還放那麼大聲,影響我了啦!)可能是一年前,可能 更早也可能更晚,反正不是最近,看了那本書之後很想將它推薦給總統。十二國記的《華胥之幽夢》,十二國記系列目前唯一的短篇集。看完的當下,有種「這是在 影射台灣嗎」的感覺,不過這本書的參考資料本來就是中國典籍,會這麼相似可能不足為奇……不,不是這樣的吧。到底是相似得很詭異,還是就是那句 「history repeats hisself.」,可能小野本人也回答不了;這之中更有可能只是我個人的過度聯想罷了。

  現在的 我還是希望總統能在一場省思過後,宣佈自行退位,不過他退位之後會造成的風波我也不太想想像就是了。領導人退位就真的會比較好嗎?不盡然。因為這些問題最 後都得交給繼任者,而繼任者的能力與威望才是關鍵。所以宋提倒閣,很多人不以為然,主要原因是倒了閣之後,根本沒辦法有效解決問題,反而滋生更多難解的困 擾。通常這時候什麼都不做的人聲望反而會提升……像我哥在msn提出了什麼「蘇加十分,馬扣十分再加五分,宋扣二十分(原文更長)」,我就不了解蘇兄幹了 什麼事讓兄長給他加十分去,但我對蘇的觀感也確實勝過了馬先生。(不過我從國小開始就不怎麼喜歡馬帥也是真的……純粹感覺,而我的感覺一向很怪。)

   其實呀,台灣的領導人,也就是總統這個職位,感覺上其實應該……只是個公關。若這樣說的話,陳水扁當初做的真的很好:他成功的塑造了「台灣之子」的象 徵,給了國民一個團結用的口號,可就實質而言,他完全沒建樹。(可能有,但媒體沒宣傳。(聳肩))其實該對國家有建樹的,明明就是行政院,到底干總統啥事 來著?那個職位的人只要會登高一呼,給全體國民一個遠景與方向,剩下的啥都不必多嘴干擾,叫底下的官員們把政治經濟民生教育搞到好就行了。不過現在建樹不 建樹通通擺兩邊,因為大家只關心貪腐不貪腐。

  貪都貪了,你能要他們吐出來嗎?不,不對,應該是:貪都貪了,你就老實承認好不好!#

  話說十二國記的世界真是完美,君王失道只有一條死路,全國都在看著。

  還有一件事想說,卻忘了。不曉得是因為新聞干擾還是我昨天又沒睡……唉唉。

  啊,想起來了,好像是革命情感那裡。所謂的可以共患難不能共與安。革命情感就是這樣玄妙的東西。有些人 就是只適合救火或招攬人心,卻不能在需要的時候幹點事。創業容易守成難,民進黨也到這般地步了。不過,看得出台灣各大黨都在努力革新,只是這樣的革新仍帶 著濃濃的政爭味就是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TM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