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生活 (87)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那天和白爺聊天,提到民粹。因為對這名詞沒有確切的認識,隔了幾天後上知識家查了。

  看完,我卻好想哭。那樣究竟是什麼呢?人們拼了命,到底最後,能得到什麼呢?……

  現在,世界各地爭端四起:泰國政變、美國總統地位不保、德國納粹街頭運動、南北韓關係緊張……
  世界的國家體系都在動盪。

  到底是哪個環節出了問題,使得「民主」的時代如此紛亂?

--

  從天下雜誌中看見,俄羅斯領頭的那位重振了俄羅斯經濟,卻也將俄羅斯帶向前蘇聯的老路:獨裁。據說,他這樣是「正確地向錯誤的道路前進」。(所以說,與其將事情做好,不如將事情做對。XD)

  以一個旁觀者的角度來看,我希望他能繼續他的獨裁之路。
  我想知道,究竟是民主的力量會打敗獨裁,還是獨裁的凝聚力能消滅民主。

LTM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那天幫忙組旗子時,我深深覺得人類只有兩隻手一點都不夠,至少要三隻--為了對稱性,就該要有兩雙了。
  我將這種想法告訴旁邊的長官,和其他在場人士(事實上是我在碎碎念),大家不是嗤之以鼻、就是一笑置之,話題就這樣結束了。聽說我的話題都很難接。

  昨天佈置會場的時候,我突然了解為什麼上帝只給人類一雙手:他要我們互相幫助。
  一雙手不夠,需要另一隻手,那就找另一個人來幫忙吧!

  可是現在科技日新月異,我們需要另一隻手的機會越來越少:需要一隻手幫忙拿個東西時,桌子可以代替;需要人調閲資料時,電腦可以取代;還有許多,器械替代人力的例子。
  所以人就越來越冷漠,因為互相幫助的機會少了,彼此的默契也就不在了。甚至,連如何幫助人都忘了。
  甚至,幫忙變成了一種找麻煩。

  上帝這麼做,是要人類脫離彼此,然後滅亡吧。

LTM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喔,每次看了好電影都有這種感覺。男性英雄主義的時代應該已經消退了吧?只要那部電影中有好的女主角,通常都是好電影;而單純的英雄主義則讓人看了想睡覺。怪物英雄片,如蜘蛛人之類的,除外。

  今天早上看的是由真人真事改編的「安珀芙瑞之桃色控訴」(on HBO),看到中途我差點流下淚;只是那應該不是名場面(呃,這部片有所謂名場面嗎?),就不提了。反正,怎麼有人這樣欺騙女性感情……Orz當人對某個 人事物投入感情,不管事實再怎麼不堪,一時之間還是很難割捨的吧。

  總之片子剛開始的時候,我誤以為女主角是個律師或什麼具社會地位的政商之流,畢竟她俐落的行動顯示了她的鎮定與冷靜,謹慎的模樣也代表她似乎要前往什 麼正式的大場面,加上嚴肅的衣著更證明了這個場面的嚴肅性;若非一個女強人,怎會有這般的氣度?可就一分鐘,我才知道她只是出庭作證,因為她認識庭上某位 男子。
  一個普通的女人,未婚,育有一幼女,是開業的按摩治療師(有認證),一個平凡而獨立的女人。鏡頭後來慢慢的帶著我們了解女主角與男主角之間的情感關係,以及她是以什麼角色身分成為案子的相關證人。
  雖然不曉得男主角說這話的當時有幾分真心,但我也覺得女主角的勇氣是真的很令人欽佩:一個單親媽媽,為了公平正義站出來說出事實真相,同時毀了她的平 凡人生。或者在事件過後她仍能取得屬於她的平凡幸福,但這兩年多的時間,媒體對她隱私權的侵犯應該足以讓她做一輩子的惡夢了!更別說是情婦、不倫之類的罵 名,而另一個讓她懷孕的男人又沒意思負責(可惡的傢伙,等會兒再談他),而她還是生下來了。因為她有能力、也願意獨立扶養兩個孩子。她愛小孩。

  若單看她一人,可能會覺得她可以不靠其他人而獨立的活下去,然而事實上她並不是那種以為可以不靠他人而活下去的聰明女人。她知道自己需要朋友、需要同伴,然後也接受這個事實。她用很成功的態度在過她的生活、經營她的人生。

  這樣堅毅的女性不只一次出現在電影中吧?「Walk The Line」中的瓊也是如此。她們當言則言、當做則做、當忍則忍,雖然外界會給予她們難以想像的壓力,她們仍堅定志向(?),選擇做她們認為正確的事情,並 在旁人的侮辱欺凌中展現個性中最堅強的一面。你駁不倒她們,因為她們擁有自己的正義與堅毅的心。

  雖然電影中,男主角在新聞上、訪問上聲明他對女主角(外遇對象)沒有愛,但顯然編劇或導演不這麼認為。在最後由辯方律師提問女主角時,「被告已無話可 說,於是意圖貶低安珀」女主角的律師這麼對媒體表示,表示她對辯方律師採取的言語所做的解釋。辯方律師想要貶低女主角,讓她成為自以為是的情婦,但顯然不 成功--女主角雖是個金髮美女,但不是朵一折及摧的花--當律師詢問她:「是否累了?是否需要喝口水、休息一下」時,她的回答讓律師瞬間變了臉色。她冷靜 地回答:「不。你需要嗎?(No, do you?)」當時男主角看著女主角冷靜自若的堅定表情,笑了。至少那名演員讓我覺得,那是認同、嘉許與讚賞的微笑。
  他是真的愛這個可能會令他被判處死刑的女性。至少這一瞬間,我這樣認為了。但這不代表他的罪行及之前對女主角所做的欺騙值得原諒,不是嗎?



  瓊和安珀活在兩個不同的時代。瓊的時代更加保守,所以當她離婚時,世界上男男女女其實都對她的私生活充滿鄙夷;這點和安珀其實就大不相同了。電影中的 安珀至少受到女性主義者的欽佩,而瓊甚至在賣場上遭受平凡女性的言語羞辱。(不過這也不是說安珀沒受到什麼精神打擊,現今媒體能做的醜惡事情安珀幾乎都遇 到了。最可怕的是當雜誌挖出安珀年輕時代的裸照,賣場店員在跟安珀打過招呼後竟立刻翻閱那份雜誌。這天殺的……Orz)
  總之我是想說,即便是不同的時代,堅毅的女性永遠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找尋自己的幸福、並堅定自己信念地活下去。
  而一定的,會有人願意陪她們走下去。瓊陪伴著JR,而安珀有一雙不同父親的兒女。



  話說安珀的小兒子賈斯汀的父親戴夫,真是個爛人。他在安珀最孤單的時候表示願意陪伴她,卻在她通知他懷孕時一句「還沒準備好當父親」就意圖撇開責任。Hei, man! 如果你不想要小孩,麻煩請避孕。這樣算什麼嘛!

LTM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話說剛才在看網路文章《紅衣瑪莉》(第一部已出版
The Red Mary
)之時,突然一個老同學敲MSN給我,問我會不會會計。

  會計、會計,會計與我不相見,一、二年餘了;你說我懂會計嗎?

  於是我老實回答她:很久沒碰會計,簡單的道理還會一點,太難的就不行了。
  但似乎是求救無門,她仍希望我能嘗試為她解答;善良如我,還是硬著頭皮答應了。反正我是答應為她盡力,不是答應為她找出答案來,不是嗎?XD

  題目如下:
  花連公司94/1/1$92418買入甲公司債面額數100,000,票面利率8%(市場利率10%)每年底付利息1次,五年到期。花蓮公司將此分類為備供出售。
  94/12/31收取利息,公平價值為$95,000。
  94/1/1原始認列:
     借:備供出售    92418
     貸:現金         92418
  94/12/31收到利息:
     借:現金      8000
     借:公司債折價攤銷 1242
     貸:利息收入       9242
  求94/12/31公司債評價。

  這是我沒看過的題型,我第一次知道公司債還有這種出法。正當我覺得應該弄不出來時,她說可以給我答案,要我找出怎麼出現的就好:
  借:備供出售   1340
  貸:未實現利益    1340

  --湊答案?這個應該是我的強項。在心裡這麼對自己說,拿起計算機憑著直覺就開始按。

  機緣巧合,答案一試出來了。就一分鐘。

  這輩子沒碰過的題型、沒聽過的專有名詞(備供銷售真的是科目?),卻弄得出答案。果然懂和算是兩回事是吧。

--
(紅衣瑪莉閱讀中)(慌亂之中決定校系。五個系所重考機率好大。囧)(數字搜查線好看啊!)(只有數學,有無可質疑的完美。)(遇到野狼裝綿羊、遇到綿羊變野狼。) 說:
在機緣巧合之下我湊到一個數字。
95000(公司債到期後的公平價值)-92418(公司債現值)-1242(公司債折價攤銷)=1340=Ans.
請不要問我為什麼。

--

  雖然我老實說這答案是湊出來的,同學還是希望我能給個邏輯解釋。邏輯解釋?湊出來的東西要我怎麼解釋。於是我只好將選擇這些數字與決定四則運算式的直覺理由直述出來。

--
(紅衣瑪莉閱讀中)(慌亂之中決定校系。五個系所重考機率好大。囧)(數字搜查線好看啊!)(只有數學,有無可質疑的完美。)(遇到野狼裝綿羊、遇到綿羊變野狼。) 說:
欸,是否有邏輯性我很難說,因為你的答案有「未實現利益」,我就從未實現利益下手。
95000是到期後的公平價值,現值92418則是付出的成本,其中間差額就是可能實現而未實現的利益。然後第一年底折價攤銷1242,也就是花蓮公司可 得到的收益減少1242,所以從期後公平價值與現值的差額(95000-92418)所造成的未實現利益中扣除,即〔(95000-92418)- 1242〕=1340=Ans.

--

  對方跟我說這樣可以懂。也就是這樣是對的。(遠目)

  這一瞬間我覺得,我真是湊答案的天才啊!自信心完全的回來了。(這不代表我有勇氣相信我能被TKU錄取。Orz)果然我考二技時會計能及格不是單靠運氣,而是我本身有這樣的能力才是--才怪,沒看題目最好靠的不是運氣。囧

  所以所謂的自信,要發自內心果然還是有點困難。對我這種人來說,「受人需要」或「能替他人解決問題」可能才是我自信的來源?難怪一旦沒有課程沒有討論我就萎靡了……
  (以上兩件事不包括做家事)



  話說我在看紅衣瑪莉。第九章的時候出現「淡江大學」害我好shock。怎麼處處都是TKU的影子?
  (觸景傷情只好偷偷拭淚)



  其實那題會計我還想再解釋一下的,可是對方說「懂了」我也就不用雞婆了不是嗎。

LTM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Jul 18 Tue 2006 12:02
  • 耍廢

  說實話,每次因為別人的札記或回覆影響自己也來寫一篇相關的這樣實在是很沒用啊!不過反正就是這樣嘛。

   話說耍廢啊,這種東西和壓力或環境有關耶。話說我五上的時候多認真啊!認真到覺得只要持續下去台大都沒問題--雖然我只是努力把補習班教的東西弄懂,因 為很有學習熱誠--以前(三、四年級)還想考台青椒呢。可五下不曉得從什麼時候開始,整個廢了,完全不想念書,甚至考二技的前一天還在看小說耍悠哉,之後 完全不碰考試相關的東西,只是煩躁著。

  很大一個原因應該是因為補習班課程暫停。

  真的,沒人教我就不想念,而我本人是最痛恨複習的,對念過、曾經懂過的東西完全不想重來一次;導致對英文放棄、對經濟放心、對微積分放任。
   之後插大衝刺班出現不懂的東西,我就用「淡大不考」這種理由裝阿Q,整個人呈現報廢狀態;即便我對這種狀態感到慌張,理智亦清楚地告訴自己:不唸的話會 死,真的會死;但還是沒有念。因為懂起來很快嘛!不想太花時間在根本就已經會的東西上頭,根本不想認真去記憶那些東西。

  說老實話,那陣子吳鼎上課時的口頭禪一直環繞在我心中:怎麼敢不念!
  就是不念!天曉得為什麼敢!

  那一陣子真的覺得自己廢了,好像手腳筋被人挑掉一樣;可是廢的只有手腳筋,氣脈丹田感覺上還是可以運轉啊!所以整個人很煩燥。不懂自己為什麼有膽子放任自己耍廢,可真的就是這樣了。

  --像個躁鬱症患者,我不否認啊。


  考試前後整個就在擔心自己是不是考不上。我很擔心,很煩燥;可越是心浮氣躁越是不想念書,甚至有種「這樣也無所謂嘛」的想法。

  到死都要耍廢。簡直是。



  說實話,我很無能,且因為這點而感到慌亂。故作堅強了太久,緊張或害怕等從我的外表完全看不出來;不是我沉得住氣,是我這輩子已習慣用隨便的態度掩飾我的不安,因為我害怕別人一眼就看穿我的無能。
  從四年級開始我決定拋棄這種看似從容的面具,幾乎傾盡全力展現我懦弱的一面,簡直要懷疑我是不是瘋了。

  其實從那時起我就開始耍廢了;只是曾經,對學習新事物的熱誠還能讓我提振精神。
 所以一旦學習不只是為了學習,一旦熱情與興趣消失,整個人就廢了。



  我要把書櫃裡的書看完。不只是為了想看書,是想找回熱誠--這種想法讓我很不想去看書。

LTM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話說,我應該是愛甜食的沒錯,尤其是巧克力;但甜到膩人的東西我也是無法入口的。所以有一陣子,我在尋找市面上好吃的巧克力:不要太甜、不要太苦、不可酸澀,重點是,要有屬於巧克力的濃郁香味。
  呃,這種等級的巧克力,台灣可能只有金莎和法國松露巧克力兩者勉強及格吧?金莎還有點太甜了呢。

   昨天聽培說,便利商店七十一上架一種傳說中超苦的純度99%巧克力,遽聞其雖苦,但很香;頂著那個香字我想買來吃吃看。自NTU歸鄉徒中,只有一間七十 一,可架上的99%巧克力已告售罄,我「退而求其次」取了旁邊的86--事後證明,沒買到99實在是上蒼對我厚愛--本想順便買杯牛奶搭配,但思及帶回家 那杯牛奶不曉得會變成什麼形狀,便消了此念。

  方才看「連鎖反應」之時,撥了一塊放進嘴裡,強烈的嘔吐感衝上喉頭。不是因為苦,更苦的 巧克力我也是吃過的,只是明治的方塊巧克力有一種貫存的特色讓我難受:油水分離、又酸又澀。明治的巧克力香味是不濃郁的,加上可可脂的油膩感太過強烈,和 往常吃的巧克力太過不同,瞬間覺得我是放了苦味的豬油塊進入口中。實在受不了這又苦又酸,卻又嚐不出香味的油膩感,我灌了口無糖茶。可怕!平時喝起來略帶 甘苦的無糖茶,瞬間如同白開水般淡然無味。
  明治不適合我。在此肯定。

  要說我這輩子所遇到的,吃了巧克力而感到幸福的經 驗,只有兩次。第一次是很小的時候舉家至夏威夷旅遊,娘所買的一小盒含了夏威夷豆的巧克力。香味濃郁,甜度適中,那一瞬間才真正見識到什麼叫巧克力的美 味。第二次,則是去年畢旅帛琉所帶回來的三小盒巧克力,一樣包著夏威夷豆,一樣的香味濃郁,一樣的甜而不膩、香滑順口。很可惜兩次都是國外的消費,非但不 識品牌更不可能在台灣見到。

  食物,還是要吃了舒服才行。最近我對食物很挑,什麼東西都只想吃個兩口便罷。那種光聞香味就充滿幸福感的東西,越來越少見了。
  只能說我活得太幸福,麻痺了吧。

  86,你……唉,哪天融了當烘培巧克力吧!台灣真的沒賣什麼高級貨。

  突然想到「水過清無魚」這句話。當然有下聯只是我忘了。
  總之,純的巧克力反而不是美食。真正好喝的咖啡,要加牛奶加以潤滑才對。喝純咖啡的人,本人在此獻上絕對的敬意。
  所以我肯定我愛茶勝過咖啡,但我愛哪種茶,恐怕得花時間確定才對。不過應該是水果茶吧?花茶到是敬謝不敏……(我到底在說啥?)

  反正就是我吃不了苦就對了。

LTM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價值觀是擇友的最重要標準,為什麼大家想找氣味相投的朋友?一來是這樣真的比較快樂,二來是受夠了父母。
  嘿,管東管西而彼此的價值觀卻天差地遠,除了煩惱痛苦沒有東西了啦。
  其實如果是同輩,還可以直接將事實講出來,討論一下彼此對事情的認知差異,釐清了大概爭端也解決了;可面對長輩,你不能這樣做,你不能跟他們說「我們 價值觀不同,觀念不同,所以結論和看重的東西不同」這樣,這也就是為什麼子女和父母溝通時會覺得痛苦,而父母會覺得子女不懂事講也講不聽。
  其實若和同輩有價值觀的差異無法成功協調,可以一拍兩散老死不相往來,反正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可對父母不能這樣。不能協調又不能散會,真是痛苦。其實一定有解決的方法,只是激情之下誰想的出來?orz

  我的狀況,昨天CCU之行有之,今天面對父親亦有之;癥結就是,我去中正考試純粹是為了觀光,可那些父母沒一個認為這樣合理。甚至在考試當天中午休息 時,有一個在等兒子考完的母親跑來和我搭話--因為他兒子是校內轉系,我們這些插大生、轉學生在她眼裡是莫名奇妙來搶她兒子的機會,她想了解為什麼--然 後聊一聊我說了:「其實我是來觀光的」而她回應:「不要這樣說,大家都有機會」這樣。問題是,我真的是去觀光的啊。|||orz

  所以剛才差點和父親吵起來。他就很愛哇哇叫,讓我很煩。

  我告訴他財金系有133人去考然後錄取三個(其實我不知道取幾個),他就一直喊:「那你怎麼有機會啦」之類的,一副天要塌下來的樣子,我就安慰他(其 實我說的是實話)說:「那種學校我不想念。」然後他就很生氣很大聲:「中正吶!國立的耶!好學校怎麼可以不念!」此時我就覺得,沒什麼好聊的了。
  我想告訴他我去考試是為了觀光,問題是我不敢,我不能,然後我就很煩就把脫鞋一踢音樂開到最大聲蓋過一切噪音。

  楊培安的「我相信」在這個場合,反而讓我想哭。


  另外還有就是,我要怎麼讓他知道公立學校=好學校這個觀念是錯誤的?糾正父親?我?

LTM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插大衝刺班的國文老師上星期給了幾個作文題目,要各同學回家寫一篇來,今天(5/27)批閱。
  上個星期,我因準備畢業考沒到課,所以老師說的關於作文的要訣重點,一個也沒知道。

  可我還是寫了作文,題目選了看似容易發揮的〈自在人生〉。

  我用我的方式,洋洋灑灑地寫了兩張稿紙整(600字*2),但覺沒什麼可看性。

  老師的評語,似乎和我說的一樣:整個的沒有可看性,滿分五十分,她給了21,並很遺憾她上星期說的我一個字都沒聽進去--廢話,我沒到嘛。

  她說,我頭腦靈活、有自己的思想,這點她很欣賞,「但這是作文,你將來出名之後,要怎麼寫都沒人說話,現在是不可以的。」

  因為這是作文。批卷老師要看的是文章的架構是否完善、內容是否有深度(引經據典),而不是學生的思想態度。

  因為這是作文,題目再怎麼虛偽,你也得寫個條理分明的東西討好批卷老師,如〈X大之美〉這類題目,你就得萬般吹捧這間學校的優點和吸引你的地方,即便你考大學是為了樂趣或一份無奈。

  我知道這是作文,也知道該起承轉合,但我真的天生反骨。
  所謂作文,難道不是心有所感而發以為文?若一篇題目在你眼前,卻是充滿虛偽與假象,筆下所言全是一個討好而非真心,這種文章感覺真是侮辱文人。(哪來的文人?囧)
  甚至可說對不起讀者;一篇文章這麼虛偽。

  不過不管是否發自內心,我的文章沒有可看性倒也是事實:我的實力,還不到能以靈活獨到的思想和華美犀利的文筆讓老師喜到跳脫制式化的評價的地步。

  只剩一個月,我想,練成架構化的文章會比提升內容的可看性來得容易些。

LTM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想,我這輩子可能從未像這樣,因為一個明知虛幻的影集而難過至斯。

  那個老人,那個自私、邪惡至極,連父母、兒子都不可能放過的,堅強老人,露出那樣巨大脆弱而無助、失望的表情。
  我好痛苦。

  只因他擁有了幾天不屬於他的年輕與力量。



  smallville,中譯超人首部曲,男主角是湯姆威廉。相信對這部影集有興趣的人是少之又少--至少我身邊沒有--對多數人而言,這是給孩子看的無趣影集,只因他是「超人」。
  喔,誰說超人是給孩子看的?我說過,這部片充滿了溫情與哲學;很少有這麼一種影集能讓你感受到如此直接的情感撞擊卻不浮濫,smallville是其一。這是為什麼我對他這麼著迷。

  可從未有一集--或者有,只是我這可悲的記憶力無法提醒我--讓我感到,如此巨大的傷痛。

  萊納路德,這隻年邁的獅子,在前一季就被兒子親手送進崁薩斯監獄吃牢飯,同時,他肝功能退化,無論牢裡牢外,這個老獅子都只有等死的份兒。
  可他不死心。從以前到現在,萊納路德從未放棄過他的目標;即便那是傷人的、自利的,具嚴重破壞性的。(如,男主角克拉克肯特的人際關係與幸福)
  這次,他將目標放在「背叛」他的兒子身上:他取得了可交換靈魂的克利頓(刻有超人母星符號的歷史悠久的手工藝品,「我」叫它克利頓,第四季說這種東西共有三個),騙兒子來探監,意圖與其交換靈魂。
  可,萊納沒成功。克拉克及時現身救了他的朋友,卻誤打誤撞成了萊納的交換標的。

  萊納路德,這隻邪惡的獅子得到了他未曾想過的,超人的身體與力量--他會做什麼?他決定要將失去的一切要回來。
  他想得到瑪莎(超人養母),想搶回路德企業,和其他本來屬於他的財產。

  而在他辦這些「正事」之前,還順便用自己的惡劣破壞了克拉克的人際關係,其中包含那位喜歡了好久的女孩的信任。
  發現「克拉克」不對勁的,竟只有他的養父母與好友雷克斯路德。那些愛著他及曾經愛他的女孩子們,竟一個都沒發現呵!

  最後,克拉克順利夥同「牢友」(知道真相的博士)引萊納上鉤,使一切歸回原狀。那一瞬間,老獅子回過神來的那一瞬間,那失去一切希望的失落表情,牽動我的心。
  我痛。我真的痛。

  他老了,我曾經非常偏愛的獅子老了。但無論這個老人多麼自私邪惡;不,或者該說,正因為這個老人如此自私邪惡,當他毫無保留地露出他的失望與脆弱,便更能讓人體會他有多麼難過。
  啊,我堅強的獅子。

  那樣的一個片刻,我以為他落淚了。我以為我落淚了。



  當然,既然是超人首部曲,主角當然是克拉克。
  萊納期間破壞了克拉克的人際關係,在事情過後,無論克拉克如何努力道歉意圖修補,卻都無可挽回。

  最親近他的那個女孩,對他失望;最了解他的那個女孩,收起了對他的信任。

  我好驚訝。她們與純樸的農莊青年克拉克肯特相處了這麼多年,竟不曉得他不可能是個輕浮、傷人的大男孩?

  「守密應該是克拉克肯特最擅長的事」蘭娜藍格這麼說。直接的。
  對,克拉克很多事情無法告訴妳,妳就這樣完全不信任他了嗎?喔不,至少妳還相信他會為你和男朋友保守秘密。他該慶幸嗎?

  我們看見了年輕的超人的痛苦掙扎。力量越強,責任越大;越不能隨心所欲。
 
 
  去爭取我們所想要的吧!這是平凡人才有的權利。

LTM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上學期拿到行銷批後考卷有感,分析如下:

1、考前靠努力
  所謂的努力也只在考前有機會做,考前努力越多,通常高分機率大--通常。

2、考時靠運氣
  運氣好,出現的題目都有印象,或者神來一筆以致答案寫得漂亮;總之是唸的有考、考的有會。

3、考後靠魅力
  最需要經營的一環。有些老師若對學生存有良好印象,給分會特別鬆;反之則反。(咱親身體會過,我是嚐到好處的那個)若是由不認識的老師批卷,倘使字體美觀工整(這我就做不到了)引發老師好感,通常也有加分效果。
  另一個是要分數。若老師很看好你,事後討分也會比較心軟。


  同意否?(笑)

LTM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唔,說過開學前一天的電影有部份是同學出錢的嗎?還有那天的晚餐大概四百多塊,也是同學請客的嗎?

  說實話我對「請客」有一點疙瘩。不是我不喜歡請人,有餘裕又開心的時候要我請客其實不是問題--小錢嘛,大家開心就好;只是這種事情不能太多次,也不能太超過。
  其實我對「被請」的介懷較大。

  那個同學,似乎滿喜歡請客的。他說,他覺得朋友值這個錢。
  我覺得,就算他覺得朋友直這個錢,也不該讓那個「朋友」感受到這頓飯的名目價值。有點傷。

  可能是我對錢看得太重,所以我就很討厭談錢。如果是說好了平分的,那也無所謂;可是被人請客,好像就欠了人什麼。

  人情債最難償,這種有單位的債,不是比較好還嗎?但麻煩的是這件事是不是債,因人而異。
  這種才是最麻煩的。他不在乎,可自己在乎了,這份友誼就會出現疙瘩。

  娘說,交朋友要找經濟狀況和自己差不多的,我想,除此之外,還得找金錢觀與自己相類似的才行;再不然就是能相互配合。

  單純的友誼,不該談到錢。

LTM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今年聖誕節算是收了很多人的糖果,結果我都沒回送;畢竟我沒有過這些節日的習慣。但我是很感動的,只是沒辦法說……畢竟「回送」這樣的事情讓我覺得好怪異呵!
  但校慶那天,我從球手中收到今年第一張聖誕卡。(班上今年都不送聖誕卡,呵呵!)

  剛才我從書包裡取資料時,才想起收到這麼一個東西,於是開啟;看見裡面寫著的句子以及結尾的「認識妳真好」,我實不知該說些什麼。
  認識我哪裡好?我什麼忙都幫不上,我知道我不是個好朋友。

  認識我到底哪裡好?

LTM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其實不是最近才有此感覺,可能是自白爺休學起,這樣的寂寥就深深纏繞我心。不管和誰談論什麼,似乎永遠都不能繼續下去,找不到知音,甚至連可以追隨的背影都沒有。
  孩子是看著某人的背影長大的,我的背影是誰?

  這樣的牢騷似乎在升學討論中就發過了的,可見我的困擾一直都沒有被解決。我解決不了,也找不到人來紓解這份寂寞。

  我因為失意和自卑而有那樣的發言,卻沒有人看見呢。
  不過我也不會需要他們的安慰就是了,畢竟,畢竟……
  反正就是那麼一回事兒。

  每次有什麼事情都只能與自己討論,搞搞腦內革命。再搞下去,我覺得我會成為標準的瘋子。
  自言自語成狂。

  「與其覺得『受教了』然後停止,不如繼續討論下去好玩」,我如此認為,對方則說「那也要主題能繼續下去才行吧?如果我已經找到答案了,何必討論下去?」
  問題是,你找到答案了,覺得受教了有增進知識,對方呢?此番答客問,豈不是一點意義都沒有?

  怎麼不失意、怎麼不失望啊……

LTM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兩代中間有代溝,即「世代的間隙」,但其實同輩間也有gap存在。
  「the generation gap」代表兩代人之間態度的差異或隔閡,我得說,現在的同輩人間也是有這種態度、思想上的間隔差異,只是沒普遍及明顯到可若世代gap般直覺地分成兩邊。

  如上解釋,gap是指態度、思考方向方面的不同,無關優劣對錯與否--保守原則我是得聲明這點的我覺得。

  同輩間的態度差異,相當多元。我想這與新世代接觸的文化多元性有某種程度的關聯:崇洋、哈日、韓流、復古……在態度思考語言使用等方面,自然就會與自己所喜愛的文化相接近,用語動作自然也有所差異。小小的台灣,一向都是自然性的文化聯合國。

  若說「代溝」發生之因是時代的變遷所致,the Contemporary Gaps該就是由於科技(網路)以達到一定的成熟,資訊傳遞快速,現代吸收體(資訊接觸、理解、被同化者)接觸到的文化類型、等級程度各異,思想薰陶也不 再侷限於地域(或者每個家庭各有自己的封閉區塊),故即使生活在相同的range當中,態度、思想的養成也不盡相同;造就了同一生活層級有許多gaps存 在的現象。

  滿有趣的,不曉得有沒有人打算深入研究它。

  the Contemporary Gaps,同輩間存在的許多間隙。



  現仔細想想,與其說是gap,或許說是「群」比較恰當吧?畢竟還是有交集的方面佔絕大多數可能。

LTM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離學校一小段距離的地方,有個專賣素食的小店,那裡的食物非常好吃。
  我們常去那裡吃東西,好吃當然是最大的理由,而另一個理由是便宜。

  這是「貪」。

  吃素的人,多是信佛的人。我以為所謂信佛,就是不再有多餘的慾望。靜心。

  因為貪食而吃素,感覺上好像不太有道理喔!(苦笑)

--

  可是真的很好吃嘛!

LTM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也不是暗示,她只是敘說她的想法,她認為只要對方是老師,就算對方做了什麼錯事,也不該不尊重他。
  基本上我可以同意以上言論,畢竟能當上老師的,通常都是在他的領域極為突出或擅長,否則是不能當上老師的。

  我當然對「老師」這樣的職業的人,像培一樣,會有自然而然尊敬的感覺。只要他是老師,不管如何,實在不該隨意頂撞,冒犯。畢竟他是老師,他懂得絕對比學生多!

  但今天的問題是,那個老師不足以被稱為老師。

  我今天看見培的日記,然後在他的留言版這麼回了:

            ﹡﹡﹡

  尊師重道,這之前談過嘛!(笑)
  不過講真的,我只尊重能教導我的老師,除此之外的,只是虛長我幾十歲的人而已。
  即使比我年幼,只要能教導我,我就會尊其為老師;但即使比我年長,只要讓我覺得無用及浪費時間,要我把他當「老師」來尊重幾乎是不可能的。頂多看在他是長輩的情況下不要頂撞他,但不會視其為老師。

  像有位同學說的,好像是甚音吧?他說老師不過是種職業,不要寄望太高。我同意。
  老師是職業,那是現代。以前的「老師」者,如韓愈所言,是傳道、受業、解惑也。
  若有老師以其夫子之名荼毒學生,卻一不懂傳道、二不願受業、三無法解惑,此人豈可以一句老師稱之?不足也,不屑亦不願。

  掛名的先生,豈可真的稱其為先生?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這個師者,你會稱他為「老師」嗎?不,那只是教訓,只是正面或反面的榜樣,不是我們所想的老師。

  所以我只挑我想尊敬的老師尊敬。

  當然,我從小到大遇到的老師,只有四年級這位殷老師如此令我反感就是了。(笑)
  另外還有一個,雖然感覺他滿沒品的,可是我還是當他是老師。雖然他本身沒品德卻教我們國文,但她有知識。她不但當面羞辱同學,問他是否去做牛郎去了? 還特地換到不屬於她的監考場去觀察那位同學寫考卷的狀況,然後在他停下思考時出言諷刺他。太故意了。心眼狹小不足以教國文。但我還是稱她為老師,只因她能 教我東西,只因她學的比我多。

            ﹡﹡﹡

  我是很認真在說這些話的。只有有資格被稱為老師的人,才值得被人以老師的名義尊重!如果對方只是空有一個教師之名卻無教師之實(能力),那他只是徒有虛名,根本不是老師啊。

  這樣,即使考上了老師,又如何呢?

LTM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期中考到了,在期中考之前,同學一定會互相問問題的。
  或許我有點自豪,我幾乎都是被問的那一個。(笑)這代表我的能力在班上是受肯定的吧?不過我很容易激動,據說用詞太艱深,要不然就是沒有解釋的很清楚(因為我覺得沒必要再講一次,大家應該懂,實則不然啊),這樣加加減減我在班上到底算什麼啊?(嘆)

  所以我教人的態度要改,不過這不是我寫日記的重點。

  星期一的時候柚子問我,為什麼票面利率越高利率風險就越低?
  我不知道,因為我沒修投資學。當時我也這樣回答了。
  然後星期四,他們要考投資學的當天上午(考試在下午),我看到旁邊同學拿著講義在背,而我看見一個理論,叫馬凱爾。可以解決問題的是第五個理論:利率越低,其敏感度相較於利率高者高,類似這種東西。敏感度就是受到環境變化而變化的程度這類的。總之,解釋就是在這裡嘛!

  於是我興沖沖地去找柚子,告訴她答案就是這個。

  當我要她翻開馬凱爾定理,然後要解釋之時,她旁邊的,我非常非常討厭的同學突然插口:「啊答案就是這個啊~為什麼這樣呢?因為就是這樣嘛~」口氣非常差,很明顯是來亂的。
  我那一瞬間愣了一下,非常想罵過去。妳不想教人,就不要干擾我教導別人嘛!對妳又沒好處!真是沒水準。
  不過我被殷老師訓練到無法想到什麼就罵出去了,所以我愣了一下,柚子就請我繼續,我就把剛才想到的告訴她。

  這讓我心情很糟。

  那個插口同學就是以前說過的,覺得「不過三層樓高怎麼會死這麼多人」的那個自私傢伙。沒禮貌到極點。

  我和柚子同學很好,可是柚子同學和她更好。她獨占欲強,所以很討厭柚子同學跟我說話。
  因為她討厭我,跟我討厭她相同程度。

  感覺真爛。

LTM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其實我想逃家很久了。我說的逃家,不是那種揮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的逃家,我說的逃家是光明正大的搬出去。

  許多人會說我身在福中不知福吧?但是每個人的狀況不同,也許你覺得很幸福的事情對另一個人來說是苦難。而我也不是「不知惜福」的那種人。
  我很愛我的父母,我的父母也很愛我。我講真的,我活在超級幸福的家庭中。(唯一遺憾的就是當爹娘過世我能得到的也只有錢而沒有房子。XD)

  但是關心,有點距離比較美。我搬出去以後,會每天晚上九點打電話回家報平安的。(我很認真)

  我想逃家的最大因素,是我的自由太少了。(好像很多了,可是對我來說稍嫌不夠--人都是貪的)

  首先是我吵了很多次的上網。父母看到我在用電腦,直覺就是聊天。我在聊天嗎?說真的我沒有這麼健談。通常都是別人講給我聽、我回應,然後不知不覺扯了 一大堆這樣。但更多時候只是我一個人在回應,而沒有人回我(就是上討論區啦。一一"),或者是像現在這樣寫日記。這是遊玩的部分。
  但他們通常罵人的時機,都是我不得不上網、不得不熬夜的時候。
  上網找資料、開電腦做ppt,我覺得這理由再正當不過了。
  但超過時間他們就要罵,不管我的理由如何,就是希望我能作息正常早睡早起--我覺得他們太天真,時代明明就不同了,我這個世代能一覺到天亮的少之又少吧。
  基於如此,我覺得我有必要搬出去找尋做報告的時間和自由。(每次口頭報告日的前一個星期我都會脾氣不好,多半是內外交加的壓力造成)

  再來是,買書。
  我家人很奇怪,只要是我自己買的書,通通歸類於「浪費」。不管是哲學、文學、非文學,只要不是學校老師的指定書,通通都是浪費。即使和英文教學有關。
  所以我感覺上博學多聞(這是同學、網友對我的印象,每次聽到這些類似的感想我都想大笑),實際上是相當孤陋寡聞的。我絕對是井底的小青蛙而不是自由的大烏龜--即使我的綽號是烏龜。
  我爹娘避免我買書,已經到了神秘的地步。城邦讀書花園每個月都會寄一份書籍的「型錄」到書蟲會員家中,給我們管道看看有什麼好書出來了,我娘總是會在我發現那本目錄之前先將他們拿去包魚骨頭和菜渣。而每次我發現了,都只剩殘缺不全的。
  心痛。我連看見哪本書出來了都沒有權力。
  我不是每本都買,我當然會挑著買啊!而且有水準的書,讀後,人的水準也可以增加呢。
  我用他們給我的零用錢買書,為何不行?
  現代人要的是創意和能力兼具,我在學校學不到能力,連創意都要抹殺--(抱頭)(我承認我有點誇張)

  反正基於以上,我很想逃家。逃到一個屬於自己的住宅中,整棟房子放了滿滿的書櫃,滿滿的書,然後電腦開著,偶爾想到了再到電腦桌前奮鬥--啊,完美!


  會有這些想法,是看了今天的聯合報的關係。繽紛版中有位台北盆地先生,寫了篇〈一屋子書〉。
  他的母上大人教他,買書那天在扉頁上寫下日期及簽名,並在書的空白處做札記、寫眉批,而他再後來重讀那本書時可以找到當年的自己,然後笑笑。
  我爹娘呢?我的人生短短二十餘載,有的,大概只有被我遺忘的學校課本。
  雖然那也是一種回憶啦。的確,空白處有札記(恍神時的塗鴉)、字裡行間有眉批(老師上課時的筆記),只是我之後沒辦法重讀而已。(都丟掉了)

LTM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很久以前就很多大人這般教導:不可以說不好聽的話、不可以罵髒話……諸如此類的。
  最近好像還發生因為罵了髒話所以官員必須下台的事件?
  嗯……的確,那些髒話若帶有意義的話,真的是非常難聽。可是如果把它們當成語氣詞呢?很多時候,光是嘆氣是不夠的。
  當人覺得心中鬱結難發,大吼大叫來紓解胸中的鬱悶會被當成瘋子,罵髒話就會讓胸口舒服些。這是我的經驗談。
  就好像外國人說fuck一樣,那是沒有意義的。就算字本身有意義,說的那個人,只是讓那一口悶氣從胸腔發出而已。每個人都會有一兩個最適合自己的句子 讓胸口那團結在那裡的鳥氣牌出去。像我,是「媽的」,我爸是「幹你娘」。相較之下,我娘說這些話就會非常拗口,可見她不適合。
  我常說「你爺爺的」,因為比較不難聽,可是這樣說我胸口的那鼓悶氣出不去,一定要是「媽的」才行。

  我前幾天試過了,罵兩聲「媽的」、「他媽的」之後,馬上就舒服了、不火了。(當時只有我一個人啦)

  我同情那個必須下台的人。雖然我不曉得發生了什麼事。

LTM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感覺,越往社會走一步,就越積下一些憤怒。或許這是學生時代的特色,大家年輕、有思想、有熱情,所以如此。(當然有例外,我真的很想罵路上那些欠罵的、撞路上那些欠撞的、打那些路上欠打的,毆那些電視上欠毆的。)
  也許在我入社會的幾年之後,這些憤怒會被那稱為「淡漠」的東西給取代,終於成為標準的齒輪,然後這般悽慘悲哀地死去。死因是衰老。

  (大嘆,用力搖頭。)

  我可以想像擁有這樣的人生、過這般的日子,但是不能接受。
  不想接受。

  因為我還是學生、還有希望的關係吧?如果我已經到了那種年紀,就算不能接受不想接受也得接受了。

  若我將來真的有機會寫些什麼出版品,那其中,一定有一個人物會在孩提時期發誓「決不成為像他們這樣的大人」,而在哪天突然回首,才發現自己早已成為他最厭惡的那種人,卻無力回天。

  或許在我將來年紀夠大的某一天,將自己的過往人生加油加醬地寫過,就會成為這樣的故事也不一定。
  若當真如此,那我或許會在寫完後大嘆一口氣,接著自我了斷吧。

  希望不會變成這樣。

  我很怕自己變成動用私刑作掉某個嚴重浪費社會資源的人而一點罪惡感都沒有的人。淡漠很悲哀,卻也有好處啊……

LTM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