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讓那個日曆有一天沒有超連結所以忍耐了很久,結果還是忍不住真是的。

  今天上學程課的時候,檯上同學報告他的,我照以往畫我的;今天竟然把小包整個人給畫出來了所以有點開心,不過那個小包頭髮太長了很多要改而且是畫在字很多的那一面根本不能怎樣不過這不是重點,重點是,當我塗塗改改正爽的時候後面同學噗嗤了。

  「你幹麻?」她同學問。
  「我以為前面那個是在抄筆記,結果是在畫畫!」(笑)

  同學不要自以為很小聲,我有聽到欸。

--

  今天「科技管理」談到課本第七章,裡面有張用鐘形分配為基底、用以分類創新接受者的圖(先驅者、早期接受、早期接受大眾、晚期接受大眾、落後者),講 到後面,本來有些意見想要分享,但想想:要下課了、不要耽誤同學時間,這些想分享的意見只能訴諸文字。以下是我留在u2學習網的留言內容。

--

  講到鐘形分配,要注意到他是雙尾:即是,最左端及最右端為母體(或樣本)的極端值。
  課本使用鐘形分配+柴比氏定理(P(樣本平均數±標準差)=66%……etc.),是為了「分類」創新接受者,既然他利用了統計方式,在分析此圖的時候也可以以統計觀念來探討。當然我本身不專業,只是提個想法:極端值的概念。

  課本將創新接受者分為五大類:先驅者、早期接受、早期接受大眾、早期落後大眾與晚期落後;接受與落後的分界點為平均數。
  老師在投影片最後一張有兩個問題:何以要特別以「樣本平均數-2標準差」特別劃分出先驅者與早期接受者,又,為何落後者不情同此理分為兩類,而僅以「樣本平均數+標準差」分出早期落後與晚期落後?

  我先講最後一個問題,因為這個回答比較KUSO(喂):其實要分也是可以的,把「樣本平均數+2標準差」之後的歸類為「完全不接受」(畢竟落後者並非 不接受,只是需要經過比前幾個階段的族群更為複雜與繁多的考量與掙扎);只是分這種類意義實在太小--或者可以研究為何會有人「完全不考慮接受此項創 新」,探究原因之後針對該族群進行再創新的推廣,但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嘛--所以可能沒有特別提出的必要。
  現在就回到我開頭提到的「極端值」:在圖7-3中,「樣本平均數±2標準差」以外的部份,我們可以視為極端值--口語化就是「特例」。既然是「特例」,自然有他的一套研究、解釋與影響方式。

  何以要特別區分先驅者與早期接受者?為何僅早期接受者是「意見領袖」、而先驅者卻沒有這樣的影響力?根本原因在於「先驅者在此群體中為特例」:我們知 道先驅者比較衝動--或者我們是這樣判定的--講好聽點是「有冒險心」;這樣的人的選擇,後期會追隨並跟進嗎?通常是要經過更謹慎的考量之後才會判定的 吧,而這也就是早期接受者的心態。

  以我的想法,先驅者在創新推廣人員的心目中,可能有部份可以被歸類為「實驗用白老鼠」。
  舉例而言,假設某公司要推廣新口味的飲料,於是舉辦了試喝活動--此時去試飲的人,多數我們可以判定其微「先驅者」:他們因著某種好奇心、未多加判定 就去嘗試新的商品--在試喝活動結束後,廠商發現評價不錯、有市場,於是推出正式商品,而有些人聽說了此項試飲活動、聽說有著不錯的評價,在經過諸般考量 後前往購買--此時的購買者,可能有部分仍是先驅者,但在統計上已漸入早期接受的範疇,而他們在購買過後,很可能會向他人推薦或介紹該產品,擴散於是發 生;大概就是這樣的差異。

  所以我們在考量創新接受的五種類型的時候,或者必須注意:先驅者所謂的接受,或者只是「該創新有被接受的可能」,並不代表該創新可以真正被推廣出去; 而當該創新出現早期接受者時,才可判定「該創新有被接受的價值」,即是,拒絕該創新的因素是可能被創新本身的優點(或必要性……etc.)所蓋過的,此時 才是群眾真正接受創新的開端。

  一些想法,變成文字的時候增加了許多。歡迎繼續討論。:D

--

  喔,閒聊:通常成績的分配都是呈雙峰分配。Orz
  然後有人(好像是高斯?)死前睡眠長度是呈鐘形分配。XD"

  最後,老師上課提到分數的時候,也有提到所謂「開根號*10」。迴歸分析的加分方式用這種方法全班平移不就很公平?幾分以上加幾分什麼的,一、點、也、不、公、正。(嘟嘴)

--

  上面那個留在u2討論版的意見分享被老師用洋文字回了。囧
  然後我竟然看得懂。(大囧)(反正就是稱讚之類的,什麼「你學習的和分享的東西很好,還有這個版子可以給大家討論與『創新的擴散(課本書名)
有關的議題」這些簡短的內容。)
  我沒有對不起國中的英文啟蒙老師真令我感動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TM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